• 回到顶部
  • 020-83827916
  • QQ
  • 微信二维码

CNAS L10541

一例高仿真伪造印章的鉴定

    1997年5月30日,某实业有限公司告称,该公司在某地工商银行账户上的存款,于1997年3月20日至4月16日,分四次被转走1350万元。       

    经调查发现,本案涉及的银行票据,客户可以从银行购买。四张支票上的“某实业有限公司财务专用章”印文和法人代表名章印文的真伪,就成为关注的焦点。

    经初步检验发现,无论是“财务专用章”印文还是法人代表名章印文,其检材印文与样本印文的式样、内容、尺寸、文字布局等规格特征均呈现符合,画线比对、重叠比对检验亦未发现明显差异。而且仔细观察还发现,各细节特征也相符。如财务专用章的五角星上尖的左边缘有一小的缺损,四枚检材印文和四枚样本印文上都有这一特征。参见图2四枚检材印文(上)与四枚样本印文(下)比对图。

    检验法人代表名章印文,除规格特征相同之外,有些细节特征也相同。如“印”字下方边框内缘都有一个红点;“印”字左下角与边框之间也有一个红点。这种极具个性的细节特征相符,无疑是认定同一的重要依据。参见图3法人代表名章印文比对图。

    检验进行到这一阶段,有的鉴定人认为可以认定检材印文与样本印文是同一印章盖印;有的则心存疑虑,左右为难,真伪一时难辨。我们认为,全面、深入、更仔细地发现印文之间的异同点,并且以印章印面结构原理和印文特征形成的变化规律来客观评价这些特征,往往会使鉴定工作“柳暗花明”。

    本案鉴定的第一个发现是,样本印文上有的微小印迹在检材印文上不见了。如“某实业有限公司财务专用章”的“公”字顶端,样本印文都有一个小圆点,而检材印文上没有了;“司”字横折勾画的左端笔画下方,样本印文有一平行的短线,而检材印文上没有这一特征。又如法人代表名章印文,“印”字与“浙”字之间,样本印文上有一小圆点,而检材印文上没有。诸如这样的圆点或短线,都不是印章印文文字图案的必要组分,而是纯粹多余的东西。但它们都是根植于印章并凸起于印章印面,故每次盖印都会留下它们的印迹。这可能是由于制章者的疏忽,或者是有意把它们留了下来。因其微小,不引人注意,也不致影响印章的质量。伪造者出于仿真却十分谨慎,不但注意到它的存在,而且为保证伪造质量,竟然把这些多余的东西像扫垃圾一样给清理掉了,这就给识别印文真伪提供了一类重要的客观依据。

    本案鉴定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印章印文可变性印迹特征的运用。同一枚蘸墨印章在每次盖印时,由于盖印力度不同,蘸印油多少不同,承印纸面性质不同,衬垫物软硬不同等因素的影响,盖印的印文虽然都能保持基本特征不变,但每一枚印文在细节上又各不相同,仔细看一看“某实业有限公司财务专用章”和法人代表名章的样本印文,就会发现样本印文特征在变,就像同一颗树上的不同树叶,同一枚印章盖印出来的各枚印文也各不相同。如果取一枚真印章的印文为模板,复制做成假印章,则不仅复制了印章印文的基本特征,也会把偶然出现的模板印文上笔画线条的间断、图案边缘的缺损、边框或五角星上的露白等瑕疵,如实复制到假章上。对于一枚凸版结构的印章而言,这些间断、缺损、露白都是印面局部受到腐蚀的结果,这种瑕疵是难以修复的。印面上出现多余的点线可以剔除,但本来是一些可变的印迹特征,被复制变成印章印面的固定结构,就把可变的印迹特征固化为不变的特征了。例如财务专用章的五角星,样本的四个五角星印油的分布状况各不相同,这是活的可变的印迹特征,如果以近似的一枚样本为模板复制成印章,就像检材印文那样,把五角星印油分布的一种变化状态定格为“永久”状态。这种死板的、固化的现象,是复制的假印章的一种标志。本案鉴定中,利用比较充分的财务专用章样本印文和法人代表名章样本印文,把握其可变性印迹特征的变化,然后与四枚检材财务专用章印文和四枚法人代表名章印文相比较,如果检材印文特征与样本印文特征出现同样的变化,且变化特征一一相符,有助于说明检材印文是真的。反之,如果检材印文的可变性印迹特征是固化状态,与样本印文之间不具有可变性的动态特征相符,则有助于说明检材印文是假章盖印的。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运用可变性印迹特征进行印章印文鉴定,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两枚或多于两枚的检材印章印文,二是要有样本印章在发案前后或同期盖印的多枚印文供比对,否则不易准确把握印章印文的可变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