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 020-83827916
  • QQ
  • 微信二维码

CNAS L10541

“十三五”重点——“司法鉴定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

  2016年10月18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司法鉴定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在沪召开,参会人员有司法部信息中心、上海市科委、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相关领导以及各课题负责人等,王世全教授作为项目咨询专家应邀出席会议。

    启动会上,司鉴所副所长吴何坚宣读了科技部关于“司法鉴定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立项的批复以及聘用司鉴所沈敏研究员为项目顾问和河北医科大学丛斌院士、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杜志淳、复旦大学教授卢大儒、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教授谢斌、上海市公安局主任法医师张玉荣、陈新、中国刑警学院教授王世全、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总工程师宴绍庆、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会计师常旺玲为项目咨询专家的决定。司鉴所所长陈忆九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表示,将切实贯彻上级部门的指示要求,认真履行牵头职责,稳步推进项目实施,确保各项研究任务如期完成。丛斌院士作为项目咨询专家在讲话中对项目的研究提出殷切希望。上海市科委过浩敏处长致辞,期待该项目的成果能为上海的科技进步注入新鲜血液。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权养科副巡视员受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委托,对项目实施提出具体要求。司法部信息中心朱孔凡处长代表项目组织单位讲话。

  项目组会议上,项目负责人陈忆九所长向各课题负责人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各课题研究任务及考核指标。司鉴所科教处副处长何晓丹介绍了课题实施、财务管理和监督评估要求。各课题负责人详细汇报了课题细化实施方案。会上,项目牵头单位、课题承担单位和子课题承担单位三方签署了任务书。 

    “司法鉴定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以司法部为组织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实施,并联合了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20家单位共同参与,专项总经费6400万元,下设个体身份鉴定关键技术研究;诈伤诈病法医学鉴定技术研究、数字化法医学鉴定技术、复杂亲缘关系鉴定技术研究、未知毒物系统筛选分析技术研究、文件材料及文件形成时间鉴定技术研究、司法鉴定能力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司法鉴定意见证据评价系统研究7个课题及27个子课题,涉及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化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病理学、司法精神病学、文件检验等专业。

   “司法鉴定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公共安全重点科技支撑领域关于“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优先主题。项目实施过程及研究成果对提升司法鉴定行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推进司法鉴定质量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进一步提升司法鉴定水平,保障鉴定意见(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将发挥积极作用。

 

资料来源: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